琴瑟和鸣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责任有限公司首页

核心教育理念:古筝圈,业内联盟新高度;谈古筝,圈内才有发言权。

曹桂芬

   被查看 210

曹桂芬,女,汉族,河南邓州人,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著名古筝演奏家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河南筝派传人之一,原河南省曲剧团一级演员。

出生日期:1938年6月

师从情况
自幼随其父曹东扶习筝

就职经历
先后工作于开封市曲剧团、河南省曲剧团

唱片、专辑

《落院》、《上楼》
《大起板》、《曲牌联奏》(1988年,与别人合作,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)
《曹派筝曲21首》(1989年,个人专辑,香港雨果录音公司)
《南北四大派古筝汇演》(1990年,音乐会,香港雨果录音公司)
《曹派筝曲13首》(1990年,个人专辑,香港丰艺唱片公司)
《曹派筝曲14首》(1994年,个人专辑,太平洋唱片公司)等

著作
《曹东扶 曹桂芬筝曲集》

演出活动
  1963年灌录的《落院》、《上楼》和《曲牌联奏》深受海内外乐迷欢迎,影响深远,演出形式独奏,弹奏筝者无人不晓。

  1963年,年仅25岁的她,便应邀参加了"全国首届独唱独奏会飞演出《陈杏元落院》、《上楼》、《曲牌联奏》筝曲三首。中国唱片社为筝曲灌制唱片,畅销国内外,并在《屈原》、《桂林山水》影片中被采用。

  1990年10月,应邀参加了香港市政局主办的《南北四大派古筝汇演》,并由"雨果"制作磁带发行。同年12月,应香港丰艺唱片公司邀请,.为其录音曹派筝曲13首。

  1991年元月,河南电视台为她拍摄的《古筝赋》专题,中央电视台《华夏掠影》重播,并送日、美、加拿大等8个国家交流。

  1994年春,应台湾邀请,在台演出、讲学,并接受4个电台专访和"中视"录音录像,还由太平洋唱片公司为她录音曹派筝曲14首,出版激光唱片和磁带。

  l995年春,河南和郑州电视台为她录像录音,制作后分别在黄金时间的《艺术空间》、《艺海纵横》中播映。同年5月,她应邀再次为台湾录音。
 

其他说明:
  自1984年以来,河南电台、郑州电台先后为她录制曹派筝曲53首,除制作7个音乐专题外,还制作许多分组筝曲,常规播出。其中郑州电台为她录制的3个音乐专题与外地交换,曾在全国200多家电台播出。流派特色鲜明,地方色彩浓郁,深受各地好评。河南电视台、河南省电台和郑州文艺电台为她拍摄、录制的专题,在省以上评选中获奖。

  几十年间,她曾伴奏50多部传统的或现代的戏剧且多次独奏演出,具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和艺术魅力,曾为多部电影配乐,其中包括《屈原》、《桂林山水》、《陈三两》、《风雪配》等电影配乐。多次为省市电台录制河南筝曲专题节目,作全国性广播,所写的筝曲《曲牌联奏》和《大起板》被人民音乐出版社辑录于《古筝曲集》。

补充:

  曹桂芬是我省曹派古筝艺术创始人曹东扶先生的次女,她自幼随父学艺,深得曹派艺术之精髓。她继承并发展了曹派古筝艺术,乐艺精湛,享誉国际。同时,她还从多方面继承了父亲的高尚艺德品德,这也是难能可贵的。

  一是低调为人,从不张扬自己。她先后在开封市曲剧团、豫剧团、京剧团、歌舞团和省曲剧团工作,无论到哪里,大家都知道她是个大好人,与事无争。在省曲剧团,她与前辈任清芝老师都是弹筝。她虚心、谨慎,对伴奏互相谦让,与任老师真正做到了同行是一家。有个资深记者深有感慨的说:”曹老师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默默耕耘几十年,我由感而发,深怀激情,一定要把她为国家、为人民的重大贡献写出来!“

  在不久前的一些时间里,她曾先后应港、澳、台、沪、杭等地,分别以当地政府或文化部门的名义,十多次接受邀请。她都是以我国古筝四大派(河南、山东、潮州、客家)和六大派掌门人的身份参加(现增浙江派、现代派),到这些地区演出、录音、讲学、教学等。每次都获卓越的成绩,分别为我省、为大陆争得了荣誉。为让大家了解这些事情,并分享荣誉,她的老伴曾与当地多家媒体联系,但其中有多次她都以“宣传一次给我增加一次压力”为借口而婉拒,实际上她是不愿多宣传自己。

  二是她真正做到了淡薄名利。淡薄名利这四个字说着容易,若是真正做到,对一般人来说,实在不易,而曹桂芬对此却做的很好。她这方面的事实太多了,现仅举几例:

  1990年10月,她应香港市政局邀请,去参加我国南北四大派古筝汇演。每个曲子结束后,观众都爆发出发自内心的雷鸣般长久不息的掌声,那场面真是感人肺腑!接着,她又接受香港无线电视台采访。曹桂芬从香港回来后,立即有那里一个古筝社团以高薪聘请,邀她到那教学,却被其婉拒;接着,对方又以方便生活为由,邀她到深圳教学,又被其婉拒。因她对金钱确实看的很淡薄,她看重的是事业,她要每天弹练古筝,同时,她热爱家乡,不愿离开生她、养她、教育她及在此长期工作的故土和人情。为了事业,她在1965年27岁时才结婚,且终生只要一个孩子。

  1994年春,她应台北市乐团邀请,赴台参加”古筝与竖琴之夜“两场演出,并与当地太平洋唱片公司录音14首,以”石榴花开“为名,制作唱片、磁带发行。曹桂芬返回后,即由郑州市文艺电台台长徐侠为她制作一个古筝专题,参加全国省会城市文艺台比赛,结果此节目被评为二等奖,并获得了奖金。徐台长将此奖金汇来后,她即刻返回,认为这是徐台长的辛勤劳动录制,应由徐台长得到。接着,徐侠台长又将此款汇来,并要求非收下不可,这才勉强收了此款。

  约在十多年前,有对双生高渊、高博是她的学生。学习期间,这对双生学生的父亲突然发现了肝癌。曹桂芬除及时到医院看望他们的父亲,还免除了其欠交的半年学费。鉴于这对双生母亲带两个孩子不易,为此她受到对方家庭的感激!

  她是个名家,教学特别认真,故学生学的又快又好,可她收的学费却较低。她认为学生家长多是工薪族,也不容易,收的多了自己心里过不去。因此,她的学生曾一度出现报名等待。她教学生注重质量,都是一对一,手把手地教,从不办班;为便于学生学习,她既唱谱,又拍板;大曲子分段学,最后合成;对每个曲子都是为学生反复示范演奏,直到学会为止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她带学生常到电台、电视台录音、录像,映播。她的孙子曹宇轩,小学刚毕业,即达到参加录制唱片水平。她的学生徐洋上小学时,郑州电台就为她制作专题播出。

  曹桂芬经常这样说:”要想弹好器乐,就不能多挣钱,因要坚持练功;要想多挣钱,多教学生,就失去或降低了演奏水平。“她还说:我虽然没多少钱,但我的精神是富有的。近些年,凡是她的老学生再来学习,因有了感情,一律免收学费。

  三是她刻苦练琴几十年。曹桂芬幼年,与父曹东扶先生学唱了许多南阳大调曲子。1954年,她与姐姐曹桂芳一同参加了开封市曲剧团乐队工作。姐弹琵琶,她弹古筝。从此,她俩开始了刻苦的练琴生活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条件艰苦,剧团没有琴房,于是院子里,寝室里、卖票房里,都是她俩练琴的地方。冬天不明即起,在院里练琴,练后俩人头上、身上都落了一层霜雪。

  文革期间,老曲子不能弹了,她就弹现代歌曲、现代戏剧、现代歌剧。如”我是一个兵“”北京有个金太阳“、”都有一颗红亮的心“、”北风吹“等等。上面说了,因她参加的艺术单位较多,又是勤学苦练,故弹奏这些现代节目也是得心应手的。同时,她有个好嗓子,弹筝又技艺娴熟,故自弹自唱戏曲、歌曲,亦是得心应手,这也是曹派古筝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。她父亲曹东扶在南阳一带,曾有”丝弹王“、”曲子状元“的美誉。

  几分耕耘,几分收获。由于曹桂芬坚持练琴,功底深厚,1989年她为香港著名的雨果公司录音时,一气录了21首曹派筝曲,其负责人易有伍大为震惊!并说曹老师录音的效率真高呀!1991年元月,香港丰艺唱片公司邀请她为其录音60分钟筝曲。录后,录音师高兴地说:我建议就以陈奎作这盘磁带的名字。该公司顾问杨桦对曹的评价是:功底深:这在香港我们早就知道;路子对:古筝不仅可以演奏筝曲,还可演奏戏曲,喜怒哀乐鲜明;地方味道浓:一听就知道是河南音乐。

  2003年春,曹桂芬应邀去台湾艺术大学讲学期间,还应当地汉声电台邀请,一气为其录音了45分钟的自弹自唱节目。其中包括河南豫剧、曲剧名家名段和南阳大调曲子。录音后被该台资深主持人黄兴丽深有感慨地说:”这种自弹自唱,手、口、脑并用,没有几十年功夫是不行的!“

  曹桂芬现已79岁,她每天仍抽出一定时间,专心致志、一丝不苟地弹琴。随着年龄增长,文化积淀的深厚,她的演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,韵味更加深刻、浓郁。

  四是经常助人为乐。这些年她的一些筝友和认识的南阳老乡患病。她知道后,有的寄钱资助,有的寄去药品,有的去电话告知对症药方。如最近他听说一老乡在新疆患日夜出汗病,她看到报上登的用桑叶可有效治疗。她立即与其打长途电话,全文读了这篇报道,并反复告诉她制作方法,直到对方完全明白为止,共用了近20分钟时间。对此,无论多长时间和花多少话费,她从不可惜。只要对他人能有点帮助,她心里都是高兴的。上述任清芝老师患病期间,由于他的老伴没工作,每次去探望,她都给其留下点钱资助,略表心意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西安音乐学院《秦筝》刊物创刊,她考虑学院资金有限,为表心意和支持,曾及时为其汇款。她对认识经济生活困难的熟人和孤寡老人,都是主动予以接济。她还爱成人之美。前些年,她满腔热情地为几个老、中、青年人,分别选择了合适的对方,结为伴侣。

  据了解,台湾有两句格言:人生最大的财富、健康,人生最大的快乐:助人。曹桂芬正是在这两方面尽力而为的。

上一篇:阎丽
下一篇:童宜风